文/胡永潤
第一節 K線圖介紹
K線又稱日本線,英文名稱是蠟燭線(candlestick),起源于日本德川幕府時代大阪堂島的米市交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它是采用圖示的方法來計算米價每日的漲跌,創始人叫本田宗久,其創立的"酒田戰法"曾在米市中取得過連續100筆盈利的記錄。后經過投資者的深入研究和改進,將其引入證券市場。K線是將每日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用蠟燭型連接起來的圖形。K線由影線和實體組成,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又稱紅線和黑線。目前,這種圖表分析法在我國以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均尤為流行。由于用這種方法繪制出來的圖表形狀頗似一根根蠟燭,加上這些蠟燭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陰陽線圖表。
第一、優點
能夠全面透徹地觀察到市場的真正變化。我們從K線圖中,既可看到股價(或大市)的趨勢,也同時可以了解到每日市況的波動情形。
第二、缺點
(1)繪制方法十分繁復,是眾多走勢圖中最難制作的一種。
(2)陰線與陽線的變化繁多,對初學者來說,在掌握分析方面會有相當的困難,不及柱線圖那樣簡單易明。
第二節 應用K線應注意的問題
K線圖表簡潔直觀,立體感強,而K線組合形態信息明確,判斷后市準確率較高,故K線理論在股市中深受投資者的歡迎,使用者眾多。但在實踐中投資者要做到精通K線,利用K線戰勝市場,戰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扎實的功底和嫻熟的使用技巧。因此,投資者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通過實戰鍛煉,提高自己解析圖表,把握大勢的能力。
K線表現市場有很強的視覺效果,是最能表現市場行為的圖表之一。盡管如此,由于K線是依靠人類的主觀印象建立起來的,是人們對歷史走勢形態的一種歸納和表達方法,并沒有嚴格的科學邏輯,因此它也并非是一種完美的技術,也存在著一些缺陷。投資者在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單根K線分析的出錯率是比較高的
K線是一種短線分析方法,是試圖用昨天的K線特征去預測今天的走勢,再以今天的K線特征去預測明天的走勢。而市場的實際變動是復雜的,與投資者的主觀判斷經常會出現偏差。在盤中操作時依據想象的、不確定的結果進行買賣,成功率不可能很高。
另外,用收市后的K線結果作依據,會導致"順勢難為"和"逆勢是否能為"的兩難選擇。例如對于已漲停的股票,不到收市前夕不能確定K線的性質,確定了K線的性質又買不進去,若漲停板打開又擔心上影線過長,且進一步演變成射擊之星形態等等。
第二、K線方法只能作為戰術手段,不能作為戰略手段,必須同其它方法結合使用
K線方法常常用于戰術決策,并且是作為其它理論的輔助工具來使用。在實踐中,如果將K線和趨勢分析與指標分析結合使用,優點會十分突出。例如,當使用波浪理論計算目前價位到了某一個技術目標,且恰逢某個重要的時間窗口,K線又發出賣出信號時,這時賣出一般是不會錯的,投資者應當機立斷采取行動。
第三、投資者要善于使用周K線,周K線對于指導中線投資者操作有比較好的效果
在股市中,多數投資者都看日K線,用日K線指導操作。但日K線容易出錯,且經常被操縱做出騙線。而周K線反映的是中級行情,時間周期長,做騙線的難度非常大,所以周K線的準確性遠高于日K線。例如,當日K線是底部形態,而周K線是持續下跌形態時,說明股價并未見底。在股市中,一般大周期管中周期,中周期管短周期,因此周K線管日K線。只有當周K線見頂或見底,日K線也見頂或見底時,這個頂部或底部才真實可靠。
第四、K線組合分析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和調整
K線組合形態是總結歷史經驗的產物。在實際市場中,完全符合前面所介紹的組合形態的情況并不多見,如果一成不變的照搬組合形態,有可能會錯失買入或賣出的良機。如當K線組合出現平頂、圓頂或塔形頂時,投資者同樣應迅速采取行動。所以,投資者在實戰中要根據情況適當地改變組合形態和調整操作策略。
本站敬請您關註:c h t. 86722. c o m申明:本資料由86722會員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資料來源:http://cht.86722.com/licai/i11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