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成交量大幅下滑,房價出現松動。中國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在70個大中城市中,10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增至34個,比上月增加17個, 同比下降的城市有兩個,同比漲幅回落的城市達59個,較上月增加13個。
這并不是理想的調控結果:一方面,投資者的預期還沒有徹底打消。在實體經濟不景氣、貨幣泡沫沒有消退、投資無門的情況下,許多投資者正在持幣待購,只要政策稍有松動,房地產市場就會出現報復性反彈;另一方面,由于交易量大幅下降,地方政府出面土地流拍、年關難過的困境,是否放松調控成為博弈焦點。
政策是雙向的:放松調控是房地產樂觀主義者的終極幻想,注定無法實現;應對經濟下滑,各地定向放松政策已經出臺。
面對洶洶而來的房地產調控放松論,有關人士做出強硬回應。先是11月初,中國總理強調房地產調控不放松,而后11月25日,副總理李克強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調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處于關鍵時期,要堅持實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繼續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在積極推進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的同時,增加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給。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從兩位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關鍵人物表態可以看出,房地產重回2008年年底、2009年年初大放水的局面,不可能。
房地產調控雖然不會放松,但各地新政的出臺,可以看出調控逐漸轉向務實,從剛性需求與招商入手,利用剛性需求托市以挽救地方財政的跡象顯露無遺。此次托市,短期目標是挽救急劇下滑的交易量,長期目標是刺激剛性需求、發展經濟開發區。
各地托市已現端倪。10月21日,南京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宣布,從24號開始,南京公積金貸款將恢復最高可貸額度。最高貸款額度將由現在的20萬元/人、40萬元/戶,恢復為30萬元/人、60萬元/戶。與額度恢復同步的,是公積金二次貸款政策的有條件恢復:家庭已申請過一次公積金貸款,在全部還清貸款并賣出唯一住房后,再次購房時可以使用公積金貸款,但首付不得低于6成,貸款利率是公積金基準利率的1.1倍。這是放松房地產金融杠桿的第二只羞答答的氣球。
處于房價大跌風暴眼中的杭州格外引人注目。2011年6月3日發布的《2011年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安居工程補助實施細則》(暫行),日前正式啟動。根據《細則》內容,開發區財政安排企業員工安居補助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1億元,用于建立租房補助和購房補助機制。
按每套房屋一次性補助10萬元購房款,以及分3年最高補助額度為50萬元的銀行同期商業貸款年息或公積金貸款利息的規定,最高每套房可以補貼20萬元。貸款額度不足50萬元的,按實際貸款額度進行補助,申請對象必須于2011年度內在開發區范圍內購置商品房。
杭州此舉一為經濟開發區招商,二為穩定經濟開發區房價。根據杭州市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10月,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571.0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8%。而杭州經濟開發區所在的下沙板塊成為房地產板塊的下沉中心,率先掀起降價大潮——根據杭州透明售房網數據顯示,該板塊目前是杭州降幅最狠的板塊,最高降幅4成,一般降幅在10%左右。
cht. 86 722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