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聯盟是一個由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俄羅斯、亞美尼亞等前蘇聯國家為加深經濟、合作與融入而計劃組建的一個超國家聯盟。
2011年10月,該計劃由俄羅斯時任總理普京以歐盟為基礎而提出并引發關注。但作為一個概念,首次是由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于1994年在莫斯科大學演講期間提出的。
2011年11月18日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總統簽署了一項協議,設定計劃到2015年建立歐亞聯盟。該協議包括未來整合的路線圖,并建立歐亞委員會(以歐盟委員會為藍本)和歐亞經濟空間,這兩項均會從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歐亞同盟的建立引發了外界的一些猜想,認為這是要恢復過去的蘇聯。但哈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歐亞經濟委員會最高理事會會議上表示,成立歐亞經濟聯盟并非試圖恢復蘇聯。實際上歐亞聯盟是歐洲第二個‘歐盟’。
需要說明的是,歐亞聯盟并不是整個歐亞大陸的聯盟,歐亞是指‘歐亞地區’,也就是獨聯體、泛東歐地區。
據報道,歐亞聯盟將形成于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他計劃的第三任總統任期中。如果能夠實現將囊括一些前蘇聯國家,如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據紐約時報報道,幾位2011年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候選人已承認有此計劃。塔吉克斯坦政府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加入的可能性。
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海關聯盟已經為這三個國家帶來了局部的經濟統一,歐亞聯盟要延續和加強這個關稅同盟。其他區域組織提供了進一步整合的基礎:國家聯盟: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歐亞經濟合作組織: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包括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以及包括大多數前蘇聯國家的獨立國家聯合體。
由俄梅德韋杰夫、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和白俄羅斯盧卡申科三位總統簽署的協議建立了歐亞經濟委員會,作為歐亞經濟空間的超國家機構,將從2012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運作。這是仿照歐盟委員會建立的。總部將設在莫斯科,委員會工作人員的基礎設施和住宿的費用將由俄羅斯提供,這三個國家組成的海關聯盟所收到的稅收用以資助整個委員會的運轉。
三國各派出一位副總理以負責領導委員會,此外,每個國家還將派出3人以上的代表以處理日常事務。委員會將由多個部門組成,基礎工作人員按照各國人口比例組成:84%是俄國人、10%是哈薩克斯坦人以及6%是白俄人。俄羅斯政府計劃任命工業與貿易部長維克托·鮑里索維奇·赫里斯堅科擔任俄方派出的高管,另外兩國的人選尚不清楚。
歐亞委員會有制定關稅政策、競爭規則、能源和財政政策等宏觀經濟領域的決策權。此外,委員會也涉及政府招標和移民控制領域。
2012年7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烏克蘭提及歐亞聯盟。烏克蘭總統表示是否加入持審慎態度!